咨询热线: 0371-69233258

购买耐火砖时,必须要知道的6个产品主要性质

作者:小编 分类:新闻资讯 时间:2021-07-28 浏览:

常用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质有哪些?

(1)耐火度 

耐火度是耐火材料在不加载荷时的软化温度。制品的耐火度主要取决于它的矿物组成、易熔杂质的数量、矿物相互结合情况和各组分的扩散程度。碳砖的耐火度可达2000℃以上。镁砖中高熔点方镁石数量达87%以上,其耐火度可超过2000℃。

(2)荷重软化温度 

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载荷压力下。碳砖在高温下工作不会发生变形。黏土砖的荷重软化点较低,高铝砖的荷重软化温度高于黏土砖。

(3)显气孔率 

耐火材料的气孔分布在粗颗粒、结合剂中及粗颗粒与结合剂之间,它的存在提高了耐火材料的隔热性能而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。镁砖的显气孔率在14%~20%范围内,高铝砖可达18%~23%,黏土砖的气孔率较高,在18%~ 26%范围内。增加成型压力和增加烧结温度都可以减少制品的气孔率。

 

(4)常温耐压强度 

在室温下,用压力试验机以规定的速率对规定尺寸的耐火制品试样加载荷,直至试样破碎,并根据所记录的最大载荷和试样承受载荷的面积计算常温耐压强度。耐火制品的常温耐压强度一般都大于30MPa

耐火制品的耐压强度主要取决于原料颗粒本身的强度、颗粒相互黏结的牢固性、气孔的数量和存在形式、加入结合剂结合能力的大小。

耐火制品的抗折强度、抗拉强度和耐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如下:

购买耐火砖时,必须要知道的6个产品主要性质(图1)

随耐火制品气孔尺寸及气孔率的增加抗折强度降低。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。加热至1200℃,镁质耐火材料的强度变化不大,进一步提高温度,强度下降。在1200~1300℃,硅质耐火材料的强度约是常温强度的85%

(5)重烧线变化 

重烧线变化是耐火材料体积稳定性的指标。是指耐火制品在规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,冷却到室温所产生的残存膨胀或收缩。

在一定条件下,残余膨胀危害较小。适当的残余膨胀可使砌缝弥合,提高砌体寿命,但过大的膨胀将使砌体形状破坏,砌体崩塌。过大的残余收缩会使砌体的砖缝增大,影响砌体的整体性,甚至使孢体倒塌。

各种耐火制品允许的重烧体积变化一般不超过0.5%~1.0%

(6)热震稳定性 

烧成耐火制品抵抗温度急剧变化的能力,称为热震稳定性,以耐火制品经受1100℃至室温的急冷急热次数作为量度。耐火制品的热震稳定性与制品的热膨胀性、导热性、弹性模量、结构强度有关。

最新资讯

没有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