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火砖的种类与选用耐火砖品质与耐火特性选用是否洽当,砌砖时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窑砖的寿命。耐火砖的寿命又会直接影响到旋窑维护的成本,产量的高低。由此可见耐火砖的重要性。在选择窑砖时,一般都是根据各带的温度、负荷不同进行选择,要注意窑砖与窑筒体的膨胀系数要比较接近。窑砖的厚度越大,则窑壳隔热保温的效果也就越好,但窑内有效截面积也就减小,会使窑的产量也减小。窑砖越薄其有效容积越大,但窑壳的散热也越历害,高温对设备的损伤以及能源的浪废都比较大。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是两种系列的砖,既ISO系统(国际标准) 与VDZ系统(德国标准) , 其实两者的材料都是一样, 只是规格尺寸不一样。ISO系统的砖较大、较厚, 砖缝较少, 但不方便搬运、操作。VDZ系统的砖比较小、较薄, 利于操作, 容易挤紧, 但强度较小, 砖缝较多。使用ISO系统, 尽可能统一规格,高度220mm,宽度200mm,这样可以减少备品量,节省投资。耐火砖按其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:
1)粘土砖(保温砖):
使用在预热锻烧带的区域中,耐火度在SK35以下;
SK:耐火指数, 或者耐火度。塞克锥(SK) 为标准的。或者为CN XXX。举个例子:
SK-40:Al2O3≥82%, SiO2≤10%, Fe2O3≤2.0%, 耐火度≥1850℃, 体积密度≥2.7g/cm3
SK-38:Al2O3≥70%, SiO2≤28%, Fe2O3≤2.0%, 耐火度≥1850℃, 体积密度≥2.45g/cm3
SK-36:Al2O3≥58%, SiO2≤38%, Fe2O3≤2.0%, 耐火度≥1790℃, 体积密度≥2.20g/cm3
SK-34:Al2O3≥42%, SiO2≤54%, Fe2O3≤2.0%, 耐火度≥1750℃, 体积密度≥2.00g/cm3
SK-32:Al2O3≥34%, SiO2≤62%, Fe2O3≤2.0%, 耐火度≥1710℃, 体积密度≥1.95g/cm3
2)高铝砖:
其主要成份是Al2O3,含量越高,耐火砖的耐火度就越高,抗剥落性、导热性、机械强度、抗化学侵蚀性都比较好。但是高铝砖的具有很大的可逆性膨胀,并且抗溶渣性比盐基性火砖要差。一般使用在锻烧带(过渡带)。常用的耐火指数为SK37。在冷却带多用SK37或者36。
3)碱性耐火砖:
碱性耐火砖在高温下对灰份及溶渣具有很高的抗化学性能,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,并且窑皮附着的比校牢固。因为砖与窑皮相溶为一体,如果窑皮在窑皮掉落时,部份的窑砖也会随窑皮掉落,抗剥落性较高铝砖要差。它主要有两种材料的砖:
3.1) 白云石砖(Dolomite) , 白云石砖的主要成份是方镁石(MgO) , 其成份与生料的成份比较接近, 所以这种砖的挂窑皮性能比较好,也不会与料发生反应。它具有高耐火性及容积安定性,但是当窑皮发生掉落时,窑砖也可能会有一部份与窑皮一起掉落。使用时要注意慎防灰化作用。窑砖在调储存时要特别注意防水。
3.2)镁铬砖:镁铬砖的主要成份是铬矿。它具有良好的抗剥落性及机械强度。一般使用在旋窑的烧成带。在烧成带,它要受热应力、机械应力、化学侵蚀三个条件的破坏。因此这带的窑砖要求比较严格。过去一般都是使用铬镁砖,它具有耐火度高、抗碱性化学侵蚀性好等优点。但是镁铬砖成份中铬的含量比较高,当火砖废弃以后,铬金属会与水一起流失,进入到环境中造成污染。目前铬镁砖的用量正逐步地减少,现已用尖晶石砖进行代替。